【中国教育新闻网】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健康馆群“134”育人模式

作者:丁正亚,赵慧发布时间:2025-07-31浏览次数:10

近年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科普文化宣传宣教。为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学校累计投资一千余万元打造健康馆群育人平台,作为全校开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载体,致力于提升育人实效。

发挥专业优势 构建“一核三馆四维”育人机制

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育人机制,形成“一核三馆四维”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模式。坚守“一个核心”,即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健康产业大国工匠。

依托“三个场馆”:食品药品科技馆、酒文化博物馆和中医中药展示馆。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打造“四维课堂”:思政课堂主阵地、课程思政主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实践大课堂。思政课堂融入食品、药品、酿酒、中医科技文化发展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归属感;课程思政融入健康领域重大科技成就,增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依托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专业优势,首创“医心结合”一体化心理育人模式,在中医诊断基础上增加心理脉象咨询,形成医心共评估、同干预的育人路径,为学生提供心身一体健康疗愈资源;实践大课堂通过开展基层宣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习实训、工艺讲座、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科普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专业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丰富育人活动 积极弘扬健康文化

依托健康馆群,学校不断丰富教学宣讲服务系列育人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导师与各二级学院对接,带领学生党员、培养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健康馆群开展思政教育。把学校发展历程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学,拉近学生与学校距离,更好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他们更容易从中受到感染和鼓舞,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学校每年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各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健康馆群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归属感。食品药品科技馆围绕食品安全、健康等主题,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宣教活动80余场;利用食品药品科技系列展示以及中华食品药品宝库、食品加工过程仿真、贮藏方法视频展示等方式,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食品药品文化;酒文化博物馆则通过酒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酒文化常识宣讲、酿酒实践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专业文化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酿酒文化;中医中药展示馆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进行跟岗实践和志愿服务,感受和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

拓展衍生课程 传播健康科技知识

学校深入挖掘健康馆群育人资源,先后打造一系列思政教育精品课程。运用网络云平台讲解健康知识、弘扬科技文化,先后打造一系列“云上翔宇”课堂:《跟着古人学养生》《假如器官会说话》《数说中医》《节气“药”说》《“药”有诗意》《微讲党的二十大》等,累计线上点击量2万余人次。

各二级学院结合健康馆群平台开展课程思政,先后建成富有课程思政色彩的精品课。其中,《中国元素》《药物制剂技术》等4门为国家级精品课;《食品生产技术》等3门课程获批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编、参编教材8部,其中《食品安全与控制》等4本教材被列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食品生产概论》获评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

学校利用专业优势,结合食品药品科技馆、酒文化博物馆、中医中药展示馆中的相关科技文化内容,有计划地为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博爱青春”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公益项目,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学校教师还走进中央电视台“云上课堂”,录制教师节专题节目,向全国广大师生开展食品饮食科普宣传,增强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学校的食品药品科技馆和酒文化博物馆被授予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医中药展示馆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依托健康馆群,学校教师立项“酒文化与区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及品牌塑造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研究”等省级以上课题13项。


新闻作者:丁正亚、赵慧
新闻来源: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址链接:http://www.jyb.cn/rmtxwwyyq/jyxx1306/202507/t20250730_211137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