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学校以淮安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实施“课程融入—文化浸润—实践养成”的育人策略,逐步构建起“一核三元 多维协同”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提供了可复制的“淮安样本”。
课程融入: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轨育人体系
学校将“六个杰出楷模”全面融入思政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建成3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并成功入选江苏省“一平台两系统”。结合淮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积淀,精心编写了《周恩来精神教育读本》《淮安红色革命简史》《校史》等6部校本教材,并开发了“走近周恩来”“探寻淮安红色足迹”“读懂淮安”等6门选修课程,进一步充实了思政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创新实施对话式教学、沉浸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及融合式教学“四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通过走进校内场馆及校外共建基地,开展“行走的翔宇课堂”;邀请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做到“双擎”交互、内容互补、形式鲜活,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学校遴选思政课教师挂职二级学院副院长,协同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开发涵盖八大模块的课程思政“指导罗盘”,编写《大健康类思政教学特色案例包》,出版《食品药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选编》等5部教材,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学校开发了“六个杰出楷模”等8类教学资源包,形成了200余个案例库,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文化浸润:构建“实境空间+云端平台”双域育人体系
学校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创新性地构建了双域育人体系。联合18个地方单位,共建多个校地育人平台,连续7年开展百余场“翔宇讲堂”,整合多元优质师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政教育。
学校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云上翔宇”,发布200多期思政内容,通过网络平台拓展育人空间。学校马院与团委联合开展公开课,以坚定的信念引导学生;在图书馆设立“恩来书柜”,营造书香育人的良好氛围;开展班级评比活动,树立班级典范,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建成清廉园等景观,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育人;拓展社团项目,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形式育人。
学校通过创新育人体系,形成了师生人人争当“楷模”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传承伟人精神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实践养成:构建“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双维联动体系
学校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行动纲领,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方案,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
学校联合二级学院指导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联合团委指导学生开展“研习社”等社团活动、指导学生拍摄理论宣讲视频200余个作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云上翔宇”发布,覆盖受众10万余人。学生参与系列活动,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新语淮扬”团队依托“大中小思政课联盟”等多个校地共建平台,组织指导学生参与理论宣讲活动。以“宣讲+文艺”等形式,深入学校、社区、乡村等场景开展宣讲达百余场,强化了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团队积极承办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专场宣讲活动。
学校以优秀文化为引领,通过课程融入、文化浸润和实践养成等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这一实践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