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1170

35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职教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张军(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阅读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前中国的发展“怎么看”,今后一段时期“怎么办”,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再读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极简版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的全面保障民生的指向,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的人民性。作为职业教育者,我坚信职业院校一定能够据此发挥“接地气”的技术技能优势,进一步通过扩招、培训、产教融合,在支持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王涛济(制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政府工作报告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李克强总理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胸怀“国之大者”的情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起跑即冲刺”的态度,领跑青年,努力耕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院校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董道顺(酒店学院党总支书记):在“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针,这使我们倍受鼓舞。我院师生深感在“双高”建设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两会教育方针,将极大推动我校学校治理再上新台阶,专业建设再上新层次,立德树人再有新突破,人才培养再达新水平。

张丹(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我认为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一是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根据国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应优先发展双高院校特别是有医药护理类专业的学校;二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水平,保持与行业企业的技术认知高度同步;三是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行业产业充分融入职业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孟大伟(财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为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赛道切换,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职业产业技术人员。为此,国家在高职院校开展了百万扩招计划、职教“双高”计划,推进职业院校本科层次教育试点等,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拓展了职业教育发展渠道,提供了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不仅创新了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了教育教学服务能力;还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拓宽了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上升渠道;进而推动了职业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和储备了必需的人才。

东方(健康学院副院长):35日,我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报告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干部,我将根植本职岗位,自觉把报告的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中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张春凯(食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本次大会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大学毕业生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视和关注。食品学院将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以“双高”建设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学院将多措并举巩固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实施就业指导,持续开展毕业就业不断线服务,确保食品学院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共同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高职教育应有的贡献。

沈方子(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正在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2021年全面系统地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计划,就是要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陈锐(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全力加入到这个伟大进程之中。制造业是国之重器,直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和结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能够长期兢兢业业钻研本行的劳动者,这对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至关重要,但是,现代社会诱惑很多,不少年轻人宁愿从事其他一些较为轻松的服务型行业也不愿意从事看起来似乎较为艰苦的制造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技术、热爱制造业的情怀,心甘情愿为中国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学习和工作,从而培养源源不断的“大国工匠”,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陈明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高度关注,让人振奋、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用“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对教育系统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教师有力的鞭策。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勇担重任,有效结合职业教育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努力在提升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高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2022政府工作报告凝心聚力、振奋人心。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充满信心。努力把报告精神融入课堂,埋头苦干、履职尽责,全身心投入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业,给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优秀的教学成绩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彬(食品学院教师):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职业高等教育战线同仁指明了方向,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刻提醒自己要着力提升本领,聚焦食品专业链与食品产业链高质量耦合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度开展对策建议研究,奋进双高、共创未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刘晓苏(护理学院辅导员):全国“两会”顺利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真的让我们感受到发展加速度,民生有温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学深悟,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一言一行思想引领来唤醒青年学生担当。要不断修炼内功、增强本领、提升素养,用一点一滴辛勤付出来稳固学生管理根基。要履职尽责,潜心教书育人,不忘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一生一世使命担当引领大学生未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扬(护理学院教师):全国“两会”的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其中教育问题更是其中焦点,备受关注,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明白三尺讲台系国运,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时刻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具体工作中,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倪毅(财贸学院辅导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对于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辅导员也深感肩负的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扎实开展工作,立足于质量提升,为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时恩早(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并不是一个层次。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课前引导学生自学,课中协助学生完成知识探究,课后辅助学生拓展提升,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张勇(制药工程学院教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在我看来,这增强了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激起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雄心壮志,也让我校的“双高计划”建设有了更加具体的行动指南、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作为制药工程学院的青年老师,我们要把握大健康领域的发展契机,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沿着学校指出的产教融合办学方向,为我校的“双高计划”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凯(药学院辅导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时代使命。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大任,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青年学子,使他们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赵彩霞(酒店学院教师):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全国上下共同关注。我特别收看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指出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特别振奋人心。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辅导员,我感到温暖而提气,同时倍感责任重大。我愿尽我所能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齐慧敏(健康学院教师):三月伊始,全国进入“两会”时间。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理铿锵有力的话语,鼓舞人心,求真务实的态度、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2022年我将在两会精神的引领下,肩负时代使命,履职尽责、精通学术,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潜心教书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戴宁(制药工程学院学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聆听报告,激动人心。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非常关注两会中的教育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我内心倍受感动,作为新时代的食院学子,我们要把奋斗写在这一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张鑫铭(药学院学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让全场掌声雷鸣,李克强总理说:现在我们国家有2.9亿的在校学生,一定要把教育这件关乎千家万户的和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给办好。总理的话让我们青年学生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守正创新,不负期待。

张昊月(酒店学院学生):在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越发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尽管是在全球疫情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作为新时代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肩负时代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学习,不负祖国对我的培养,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奋斗,为编写新时代的篇章做出贡献。

王梓菁(食品学院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亲历着国家教育的公平发展,经历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疫情防控中体会到人民至上,在百年复兴中感悟大国担当。我们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两会的召开也将进一步鼓舞我们青年学子牢记嘱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牢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罗云会(护理学院学生):聆听总理的报告,我心潮澎湃,过去的五年,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新的历史成就。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却能取得如此之大的发展成就,这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稳步前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肖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领会“两会”精神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将“两会”精神化为动力,打磨专业技能,练就专业本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杜旭东(财贸学院学生):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国家已为我们青年一代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而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赛事。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能力。为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中创造新业绩,展示新作为!

张凌云(健康学院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最关心本次“两会”关于职业教育和就业话题的讨论,相信“两会”会给予青年学子更多的信心。我们青年一代会凭借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意志,以自身所学所长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