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18岁竟成非遗文化传承人,苏食院的这个小伙子不简单!

来源: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1711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伴随着悠长的唢呐声,一袭红衣水袖扮相的舞者,脚踩薄底绣花鞋,正用婀娜的秧歌舞姿演绎着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和我的祖国》,用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滦州地秧歌献礼祖国70岁生日。

正在舞秧歌的同学是来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李孟,2000年出生的他,在18岁那年成为了滦州地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富有灵气的表演展现出千禧一代的艺术传承。

反串!用心感受艺术之美

一曲舞毕,卸下女子装扮的李孟竟是一位阳刚十足的男孩子,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难以置信。不论是极富艺术美感的妆面服饰,亦或是张弛有度的手眼身步,还是细腻传神的角色性格,从观赏者的角度看这都该是位俊俏的“女子”。

“我演绎的这个角色在滦州地秧歌里称为‘妞’。”李孟大大方方地解释道,完全没有因惊异的眼神而表现出一丝丝难为情。在滦州地秧歌中,“妞、公子、丑、㧟”是常见的四种角色,更多的男子都偏爱“公子”这一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而李孟却唯爱“妞”。

“艺术是不分性别的,享受过程就好。”李孟拨弄着刚刚拆下的头饰,露出孩子般腼腆的微笑。“我从七岁开始学滦州地秧歌,与‘妞’这个角色‘一见钟情’。它的扮相实在太美了,舞姿也尤为卓越,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李孟将自己学习地秧歌的初心表达得很简单,“热爱”一词占了99%

但反串也给李孟的学艺生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部表情的多样,女性身段的柔美,与“公子”之间的默契,以及妆容的大胆,都让李孟在学艺之初深吸一口气。“我们老辈称地秧歌是‘哑剧表演’,最困难的自然是面部表情的训练,可我有独门绝招!”李孟有些小得意,面对镜头展示起来。“对,就是‘傻笑’,我当初对着镜子‘傻笑’了两年!”

因年纪小、缺乏生活和恋爱经验,李孟在面部表情上的练习总是不尽如人意。他便与自己较上了劲,每天好几个小时的练习,笑到脸僵、笑到眼酸、笑到流口水,总算让李孟“笑”出了出路。

传承!固守秧歌之“魂”

自学成才的李孟,在18岁时被黄跃双收为徒弟,并被滦州地秧歌的第一传承人刘建平称赞是根苗子。但初学时接触的还是老派秧歌,那时最为熟悉的几种表演形式为平秧歌”“过街秧歌”“唱秧歌,秧歌动作讲究的也是抬腿亮腕,刚柔并济。

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面前,地秧歌群体却越来越少,小小年纪的李孟也有些着急。“我今年快20了,身边却没有比我更小的舞者了。老派秧歌渐渐呈现出一些审美疲劳,李孟对这一点感受颇深。我平常喜欢看快手视频,视频里展现的许多舞蹈动作和戏剧情节都会令人眼前一亮,那何不做一些新老融合?

李孟的点子很多,但创新之旅实在有些艰难。滦州地秧歌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喜爱之人却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服装等材料的单一,对新式动作创新的不认可,不熟悉道具使用等,都让李孟有过打退堂鼓之意。

直到他成为传承人的那年,李孟对地秧歌的理解更为透彻。在一次河北省农民健身秧歌开幕式上,他表演的《村田乐》受到了在场观众的高声叫好,曲目表现的是在田中劳作的人们放松时的姿态。猛然间,李孟悟到了秧歌之所以能够传承这么多年的“魂”之所在,那便是用心演绎贴近生活的故事。自此之后,李孟又燃起了创新传承的想法,而这次,他终于摸对了门路。

“戏剧、舞台剧的形式比起单一的‘扭’,更能受到观众的认可,而这之中,故事最为重要。”李孟在钻研地秧歌动作、道具的同时,将更多的心思埋进了故事的创作中。“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的,细心观察之中会涌现许多的好素材。就好比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一曲红遍祖国南北,讲述我心中的母亲情便是一段最好的滦州地秧歌。直到这一刻,李孟才将他的创作灵感缓缓道来,滦州地秧歌和《我和我的祖国》两种看似有些的组合,在李孟的演绎下却有如浑然一体。

未来!做非遗文化的“讲解员”

在学校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李孟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秧歌服装,一袭绿色绸缎、梳长辫带花,右手持扇、左手持绢,将滦州地秧歌的表演带上了校园舞台,全场掌声如雷。

“没想到刚进校就能进行非遗文化的大型表演,更没想到大家对我们滦州地秧歌的接纳度这么高,我太高兴了!”一曲舞毕,身为传承人的李孟兴奋地说道。

作为今年刚进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李孟在仅仅两个月中的表现就十分突出。作为班长,带领班级成为优秀“军训先进连”;作为开幕式表演成员,与团队共同获得运动会“最佳组织奖”……班主任张佳佳老师称赞他“组织能力强,团队协作好”。

对于班主任老师的评价,李孟高兴之余坦诚道,这与自己一直热爱的滦州地秧歌是分不开的。“在作为传承人的这几年里,我有很多的机会去组织民间汇演,从协调沟通、节目创作、项目安排到人员召集等等,每段都是经验、每次都是历练、每年都在成长。”

相较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李孟是团队协作的忠实崇尚者。“一个人的地秧歌是不好看的,没有群舞、无法剧情,没有一群人来的有气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李孟与同学们也总能打成一片,他们共同排练、一点点磨合,尽力将每一次班级展示都做到最好。

同班同学张浩然对李孟赞赏有加,他说:“从李孟这,我第一次觉得非遗文化离我这么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他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坚守值得我学习!”

“李孟经常会向我们讲一些关于秧歌的事情并教我们扭上一段,我想这就是他对于传承的理解和行动方式吧!”来自养检193的罗馨这样说道,在我们身边有李孟这样的人在默默传承中华文化,这让我觉得他们很酷!中华文化很酷!

“我不仅想做滦州地秧歌的传承人,更想将我们这一类濒临绝迹的非遗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更多人喜爱。”不足20岁的李孟有了成年人的苦恼,我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层意思,它提倡的是1+12的团队精神,也是帮助人们逃离电子设备融入人群的一种手段,是接地气的地方生活形态保护,也是悠久历史的艺术文化传承。

李孟手捧着一本《冀东地秧歌教程》,不停地在上面勾勾画画,用更为专业的语言和理论知识丰满自己,以期成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终身“讲解员”。